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玉田的格格陵

  • 玉田
楼主回复
  • 阅读:20990
  • 回复:0
  • 发表于:2022/9/28 11:06:21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玉田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作为一个玉田人,从一篇作文里才知道

玉田的格格陵,

真是孤陋寡闻了,先看看学生的这篇作文,

我们再往下看看格格陵的来历吧。




喜迎二十大获奖作品精选 | 山中蝙蝠

时光流逝,很多事情已经在岁月的河滩上搁浅。但不知为什么,童年的美好记忆总会在不经意间跳脱出来。引线可能是一句话,一首歌,也可能是一只蝙蝠......
    舅舅家在玉田县城西北部的山区。而我,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的楼房中间,一下子投入到大山里面,就像干渴的鱼儿入水,连呼吸都顺畅多了。四野环顾,发现平缓的小山丘之间,一座山“异军突起”。舅舅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这座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因为那里有一个公主陵呢!”我非常惊讶,脚底生风,跟着舅舅开始了攀爬。
    山上的道路崎岖不平,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舅舅说,因为“探险”嘛,所以我们走的是没人趟过的草稞子,要自己走出路来。舅舅和我有说有笑,以此来淡化开辟道路的“难度”。好容易爬到了山顶,我气喘吁吁地来到了舅舅说的那个公主陵。眼前一个土灰色的坑洞,很齐整,很深。周围杂草也像我一样往坑洞里探着头。我难以置信地问:“这个就是公主陵?古代公主的陵墓不都是很豪华的吗?那些地宫都可气派了呢!”舅舅说:“没错!”当年乾隆皇帝去清东陵祭祖。回去的路上,他八岁的女儿——也是最疼爱的小格格因为染上瘟疫“薨了”,乾隆特别伤心。本想运回北京或东陵安葬,可是天太热了,而且又是感染瘟疫而死,只好就近埋葬。风水师特意找了这处临山的高地,格格的墓正好位于一个平整的山坳,如果大山是一位母亲,这个陵墓的位置就像母亲的怀里一样,是一块风水宝地。
    听完舅舅的讲述,我心中的感情难以名状,目光再次转向那个坑洞。龙御寰宇,统廓海内的乾隆皇帝是何等英武!可是我能想象,他面对爱女的离去,一定也是茶饭不思,悲伤不已,有着普通人的儿女情长!想到才八岁的小格格,孤身一人在这荒山野岭长眠,我一阵难过。舅舅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乾隆皇帝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专门留下了自己的亲信为公主守灵。这些人就在这里生活下来。慢慢地,就聚成了一个村庄,叫小陵村。嗯,就是山脚下这个小村子。这里呢,全是满族人,他们都是给公主守陵的人的后代呢!放心吧,格格不会孤单的!”
    我长出了一口气。舅舅问我:“还想去探险吗?我带你去钻山洞。”我兴奋地大叫,立即答应。舅舅带我来到了一个被杂草覆盖的山洞前。拨开荆棘和蓬蓬草,一个半圆形的洞口露出来,好像大山神秘的眼睛。我跟在舅舅身后,小心翼翼进了洞。这里又冷又黑,气温比外面要低好几度。山洞里一片寂静,滴水的声音都清晰悦耳。这时,我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恐怖片里鬼神出现之前的调门。接下来会不会出现......?我的后背冒出一层冷汗。我刚想喊舅舅原路逃跑。舅舅低声说:“别说话,等会儿你就知道是什么了。”我按住自己的心脏,大气都不敢出。突然,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响起,一道道黑影从我身边飞过去——此刻,我的眼睛已经适应黑暗,能够勉强看见一些东西。我一猜就知道是蝙蝠。不过它们好像知道我和舅舅不会伤害它们。一只、两只......“噗噗噗”飞个不停。我异常兴奋,要知道,以前只是从书上见过它们。
    等我从洞里出来,一回头,忽然看见洞口的石壁上,一只蝙蝠正向外探头探脑。它用尖利的爪子扒着洞壁,锐利的小眼睛像射灯一样。和它对视的那一刻,感觉它的眼神好纯净,好“萌”。它对于我这个“闯入者”没有丝毫敌意,好像在目送我。不过白天它可不喜欢出来,下一秒,它展开披风一样的翅膀,像个穿着夜行衣的侠客,迅速隐入洞中。
    舅舅说,在山区,人与蝙蝠和谐共生,不会出现蝙蝠喝人畜的血的事件,也没有人去捉蝙蝠来炖了吃,所以它们不怕人。舅舅说,他还曾看到蝙蝠在格格陵盘旋“巡查”呢!
    我四下凝望,这里山青草绿,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作者:王博研作者单位:玉田三中
(来源于:玉田县图书馆)

我们再来看看作品里提到的村—小陵村


小陵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唐自头镇北部山区,三面环山,风景秀美。全村300余户,王、韩、崔三姓,民风淳朴。2014年入选河北省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之一。

1历史沿革



在河北省玉田县境内的北部山区,有一个小山村,村名叫小陵,村民皆为满族,是玉田县的满族自治村。这个村为什么叫小陵?为什么在汉族聚居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满族自治村呢?只因为这里有一座特殊的陵墓,墓里埋葬着大清朝的一位小格格。

小陵,村里人叫格格陵,是大清朝的一位八岁小格格的陵墓,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再地图上仔细看,就能发现小陵和清东陵是再南北一条轴线上的,村里有王、韩、崔三姓守陵,归东陵辖制,民国初年东陵来人将陵山上成材的松柏树木全部伐光,解放前被团城一带的一个王姓土匪所盗,据村里老人讲盗陵是在晚上干的,而且村里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人把守,整整挖了一个晚上。解放后就没有人管了,陵上的豆渣石都做了井台石了,前几年又被一伙南方人在晚上把格格陵旁边陪葬的陪葬墓给盗了。

2格格陵探究




1墓主人

关于墓主人,小陵村的老人们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是乾隆之女,也有人说是咸丰之女,还有人说是一位王爷之女。格格死时的年龄,有说两三岁的,也有说七八岁的。但格格怎么死的,又为何埋在了玉田县,大家说法比较一致。说是皇帝带家眷、臣僚去关外祭祖拜陵,回来路上一位小格格被风寒所侵,死在玉田城西一个叫彩亭桥的地方,家人就地选址埋葬,并且从京城派了满人来守陵。那么这位小格格到底是谁呢?

从有关史料中得知,咸丰只有一个皇女,叫荣安固伦公主,活了20岁。而“文革”中小陵村见过墓中尸骨的人说,埋在格格陵里的确为几岁的小孩儿,“头上扎着七八根小辫儿,小肋骨儿只有巴掌那么长”。由此可以断定,墓主人不是咸丰之女。

会不会是乾隆的女儿呢?乾隆皇帝前后四次去东北谒陵,而据记载,他的10个皇女的死亡时间均与他去东北谒陵的时间对不上。由此可以基本认定,埋在玉田县小陵村的大清格格不是乾陵皇帝的女儿。

现在看来,墓主人应是一位王爷的女儿,年龄在七八岁左右。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素来喜欢热闹,每次出巡都带上后、妃、子、女、王爷、大臣等一大堆人。一路上,皇帝除了随时办公、处理奏折,还要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行围打猎,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每次出巡少则两个月,多则大半年,随行人员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跟随在队伍里的孩子们,虽说有马骑、有轿坐,但一路跟着翻山越岭、栉风沐雨、途中生病甚至死亡就不足为奇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民间传说,还原一下历史镜头:在北京通往热河的御道上,乾隆皇帝和王爷、大臣们骑着高头大马,在銮仪队、侍卫队的簇拥下,缓慢地行进着。紧随其后的是坐着花轱辘轿车的太后、皇后、妃子及王爷的眷属们。他们这次是要经承德,过科尔沁草原,最后到达辽宁,目的是谒陵拜祖。随行的小格格到了乾隆出行后期也就是祭祖完毕,这位有着高贵血统的金枝玉叶,到底经不住东北的风寒,加之水土不服,还是病倒了,先是发热咳嗽,接着又是腹泻。皇上得知侄女的病情,想到早早夭折的皇长女、皇二女,感到十分着急。当即指令太医全力救治,并决定经山海关抄近路返京。谁知到了玉田县境内的彩亭桥镇,格格病情突然恶化,半夜时分,小格格在额娘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她尚未完全认知的人间。格格的死,不仅让王爷一家大哭不止,乾隆皇帝也是无限伤感。待定下神来之后,他问王爷:“这孩子准备葬在哪儿?”王爷说:“玉田距北京不过二百余里,顶多四天就可以到家了,这丫头却狠心走了,说明父女缘分未到,那就就地选一个地方儿,在这里安葬吧。”皇上准奏,亲派三个皇家侍卫和一个懂得风水的僧人堪选陵地,并决定派一满族王姓臣吏举家前来守陵。

2选址

选陵人经过几天奔波,还真在玉田彩亭桥镇以北十多里的群山里头,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就是现小陵村所在的位置。

从地理位置看,这里与清东陵处在同一中轴线上,距东陵只有40华里。从自然环境看,墓地三面环山,背后的山略高,两侧的山略低,如一把太师椅的形状。当时的山上有三处泉眼,一年四季流水潺潺,山上植被茂密,古木参天。山下的小平原上还有一条玉带状的河流(现在非雨季已难见水流)。这一山水布局正应了风水先生们关于选宝地要前有照(水)、后有靠(山)一说。

陵墓上方和对面山上的景物恐怕也吸引了选陵人的目光。陵墓斜上方有一块相对平缓的山地,那里有一块圆形扁平状巨石,类似鼓面,用拳击之,可闻沉闷鼓声。相传当年唐太宗率军东征,在此遭敌偷袭,太宗急了,一拳砸在石鼓上,没想到石鼓竟发出震天般巨响,吓得敌人魂飞魄散,仓惶而逃。事后李世民未忘此山神奇,着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石鼓寺。据说当年香火很旺,朝拜者络绎不绝。时至今天,石鼓寺已不复存在,但庙宇基石依稀可见,石鼓上留下的一个拳头印似可验证人们的传说并非完全虚构。

再说陵墓对面山上的景色。从小陵村下山后,跨越一块小平原,又是一片群山,人们叫它东山。东山上有一处奇观,玉田县志上称它为“燕山叠翠”,是玉田八景之一。在这里,高达几十米的山崖呈阶梯状,每一级山崖都如刀削一般齐整,有如鬼谷神工。下一级山崖与上一级山崖的结合部,均是野树丛生,枝叶繁茂,多种野鸟栖息其中。从山下仰头往上看,绿色植被层层叠叠,令人美不胜收。

还有一点需要说及的是,小陵村的气候也比较特别,由于处在群山包围之中,地势又比较高,这里风调雨顺,很少出现旱情。山色如此之美,大清格格得以长眠在这里,也算是老天对她的一种补偿吧。

3建筑格局

当初的格格墓是怎么一种建筑布局呢?

整个陵地占地五亩,沿着中轴线,分别建有大门、神道、殿堂(也叫享堂)、宝顶。大门前是一块用于停车马的平地,地面用三合土(石灰、黄土、小米汤混合搅拌而成)夯实。大门由三间房组成,中间是一个供人们进出的大门洞,两边是耳房。神道由青砖铺就,大约有十米长、两米宽。殿堂建在一个高台上,四周是由长长的青条石垒起来的,人们出入殿堂,要从前边的台阶上,从后面的台阶下。殿堂里摆放着供桌,左右两面墙上是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的壁画。殿堂后面就是宝顶了,宝顶下边是地宫,地宫的底部和四面墙壁,全是结实的三合土,地面上还撒了一层厚厚的用于防潮的石灰粉。格格的尸身安放在一个小巧的金棺里,金棺外面则套着一个大棺材即椁。大棺材是由上等的松木制作的,板材足有四寸厚。陵墓四周栽种了青松翠柏。老人们回忆,那些树长得非常茂盛,到夏天时,大大的树荫完全可以遮住太阳,人们在大树下行走,感到非常凉爽。

若干年后有人发现,宝顶的两侧各有一个没有露出地面的陪葬墓,陪葬者也是未成年的幼童。就在前几年,盗墓者掘开了一个陪葬墓。承包这块地的村民亲眼看到弃之在地的小孩儿尸骨、三合土、石灰粉和祭祀用的谷子粒。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过了一年,这块地里居然长出了新谷苗并且结了穗。至于这两个小陪葬者是活人殉葬还是花钱从穷人家买来的因病而亡的孩子,人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从史料上查证,到了清代用活人殉葬的做法已经很少了。清世祖顺治在孝献皇后董鄂氏死后,曾打算用30人殉葬,因众臣一齐劝谏而未果。到了乾隆一代,恐怕不会再作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了。

同清王朝其它陵寝一样,小陵村的格格陵也未能幸免人为的破坏。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清王朝的旧制度被冲垮,民国的新制度没权威,军阀混战,社会无序。就在大军阀孙殿芳在东陵盗墓前后,附近李家团城的一个王姓土匪勾结小陵本村的一个混混,利用月黑风高之时,从宝顶一侧掘洞而下,钻入地宫,撬开棺椁,盗走了墓中所有值钱的珠宝。文革期间,格格陵再遭劫难。宫门和殿堂的屋顶被掀掉,供桌被砸烂,宝顶被炸开,使地宫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最后把早已被盗墓贼破坏的棺椁彻底劈开,把格格的骨骸弃之荒野。现在,映入人们眼帘的格格陵早已面目皆非:房扒了,树砍了,墓毁了,人没了,只剩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墓坑孤零零地掩藏在杂草乱石之中。

(来源于:搜狗百科)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